如何和孩子非暴力沟通

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与孩子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放下权威,建立信任**。以下是具体实践方法: --- ### 1. **放下评判,倾听需求** 当孩子哭闹、顶嘴时,先深呼吸,问自己:“他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错误示范**:“别哭了!这点小事有什么好闹的!” **正向沟通**:“你看起来很生气,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描述观察+邀请表达) **关键**:不打断、不否定,用点头或“嗯”传递接纳,让孩子感到“被看见”。 --- ### 2. **用感受代替指责** 避免用“你总是/你又不……”等标签化语言,转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 **场景**:孩子拖延写作业 **指责式**:“你怎么这么懒!说了多少次还不听!” **非暴力沟通**:“妈妈看到作业还没写完有点担心,因为希望你早点休息。”(观察+感受+需求) **效果**:减少对抗,让孩子理解行为的影响。 --- ### 3. **赋予选择权,培养自主性** 用“选择题”代替命令,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案例**:孩子不愿收拾玩具 **命令式**:“马上收好!不然全扔掉!” **赋能式**:“你是想现在收玩具,还是吃完水果后收?”(有限选择) **原理**:孩子抗拒的是“被控制感”,而非事情本身。 --- ### 4. **修复关系比输赢更重要** 若情绪失控吼了孩子,及时道歉并复盘: “刚才妈妈太着急,说话声音大了,吓到你了对吗?我们重新聊聊好吗?” **意义**:示范“犯错—反思—修复”的完整过程,让孩子学会处理冲突。 --- ### 5. **日常积累“情感存款”** 每天抽出10分钟专注陪伴: - 聊学校趣事时放下手机,重复他的话:“同桌借你橡皮了?你当时一定很开心!” - 睡前分享“今天最开心和最难过的事”,传递“任何情绪都可以和爸妈说”。 --- **最后提醒**:非暴力沟通不是“放任”,而是用坚定且温和的方式设定边界。当我们放下“纠正孩子”的执念,转而关注“联结情感”,真正的合作才会发生。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