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一种体会:当你与对方交往时,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展现出来,而对方却总在隐藏自己,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相信这样的人周围的朋友应该不会很多。反之,对方也向你表露自己的心声,与你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便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双方相互信任,感到十分亲切。事实上,这种相互信任和依赖的保障在于交际双方保持开放性的社交心态。 所谓开放性的社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个人习惯决定的,涉及交际双方在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下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的谈话不包含私人私密问题,主要是双方进行闲谈。而第二个方面则是个人的一种内在展示,是指在社交过程中个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显露出来。 懂得以开放性的心态进行社交的人,往往待人真诚、知己较多。即使他们不太能言善语,但是懂得用自己的真性情与人沟通,使对方感到值得信任与依赖。相反,过度自我封闭,对自己的事情绝口不提,不喜欢向别人坦露自己内心情感的人难以给对方留下好感,久而久之,身边的知心朋友会越来越少。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小李与小张是某出版社的两名工作人员。小李资历高、经验多,小张则是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一次,为了某册图书的编写,两人共同去一位知名作家家里拜访商酌。 刚一见面,小李便与知名作家进行了图书编写事宜的商讨。在讨论过程中,小李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是为了让新来的小张得到锻炼的机会,小李把接下来商讨的时间让给了小张。可是小张却一直在旁边坐着,只字未谈。无奈之下,小李与作家继续聊之前的话题。 事后,这位知名作家对小李连连称赞,小李给对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对于小张,他却是只字未提。 小李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谈及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使对方敞开心扉,给知名作家留下了好感。她的这种开放性社交心态为自己搭建起良好的人脉。而小张自我封闭式的做法,则令对方瞬间对其失去了信任。 导师联合研究发现,人们保持开放性的社交心态,向交往对象分享自己个人化的东西,如思想、情感或生活细节等,常常会给对方留下难以磨灭的好感。这种 分享是一种坦诚,是一种相互信任。 向他人展示自己,保持开放的社交心态,是成为"社交达人"所必须具备的技巧。 当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所谓的开放,并不是将自己过度私密化的内容向对方袒露。我们应当依据交往对象的情况而定。如果对方是对我们特别重要的人,那么可以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反之,我们则应有所保留。总体来说,保持社交的开放性是对重要的交往对象做较多的自我展露、对一般的或陌生的交往对象做较少的自我展露。 此外,向他人展示自己固然有利于社交,但总是没完没了、滔滔不绝展露自己的人,会令人生厌,因为他们会将你看作是那种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个"开放度"。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出自己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