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从整理开始(上)

  家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房间杂乱,体现的是心中烦恼,如果你觉得家里脏乱,久未整理,请先观察内心,是心中的焦虑与不安,导致了空间的杂乱与无序。 第一步,重新认识居住空间 房间可以作为镜子映照出内心,通过家,能够了解一个人的思考模式和性格特征,家中三个地方可以看出自己的想法和状态 冰箱可以体现做事方法首先观察冰箱里的食材保鲜及使用状况,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和思维习惯。如果出于囤货和特价的原因大量购买,却不考虑用量和保存天数,最后都丢掉和浪费掉,这样会给人留下做事冲动草率,目光不够长远的印象。还有在食材摆放时,没有考虑到保质期和物品种类,随处乱放则会让人觉得做事偷懒,毫无章法。 衣橱体现了你如何展示自己观察衣橱中的衣服是因为在乎他人目光而买,因为流行趋势而买,或是因为适合现在的体型穿起来轻松而买,还是因为自己真正想穿而买。将衣服分成常穿和几乎不穿的两类能清楚掌握自己对每件衣服的想法,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书柜里摆放的书能看出你的自我评价如果书柜中都是关于自我成长和改善缺点的书,说明自己目前不太自信以及对未来过度期待,只有那些你确实像推荐给他人的书,才是真正打动你的,值得保留以与他人分享。 重新认识你的家,从以上三个地方入手,认清自己的想法,明确整理的关键。 第二步,掌握整理收纳的三个原则 舍弃 学会在心中做决断,放弃不需要的东西,才能看清最重要的东西. 这里我并不推荐大家立刻就动手舍弃,而是要好好珍惜,保留自己真正想要,逐渐养成舍弃的习惯。 擦拭 珍惜已经拥有的,擦拭的过程能让旧的东西恢复昔日光彩,专注珍惜现有物品,另外擦拭物品可以平静内心,找回专注力。 循环 增加流动,维持生命,若不想生命失去活力,就要保持其流动性,循环就是维持生命,而保持循环等于增加流动,所以当家里死气沉沉,居住其中的人就会越来越沉闷,陷入负面情绪,因此要创造流动,让居住空间维持循环。例如,早上开窗,让空气流动,或者稍微挪动家具,改变生活动线。 第三步,整理遇到困难时,其实并不是不会整理,而是没做好心理建设 如果无法丢,就要想着“不增加” 如果有想丢,却又舍不得的时候,就要重新检视购物时的判断标准,告诉自己只买自己最喜欢的,不要急着马上入手等待。通过类似的办法,避免家中杂物堆积,明确必需之物。 随时注意创造空间 很多人都有整理到一半就觉得厌烦,杂物堆的满地,不知从何入手,然后就放弃的情况,这是由于眼前的空间被杂物填满了,给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整理失败,因此,在整理不同区域时,不要把清理出来的物品都堆放在地上,要在拿出来的同时就集中分类,把杂物先放在大纸箱里,将清空的场所擦拭干净,心情会焕然一新,行动力也会跟上,接着清理杂物,完成整理。 重点是只做一点就好 不要打算一口气整理,也不要期待所有工作一次完成,请先从容易完成的区域开始下手,设定小范围目标,完成重点式整理。例如,今天只花10分钟整理衣橱抽屉,明天整理厨房其中一个壁柜,养成每天整理10分钟的习惯,避免由于压力导致的失败。 凡事不要求完美 整理收纳并非一次就能做好,而是每天都要做,因此也没有追求完美的必要,整理最重要的不是一尘不染,而是认同正在整理的自己,所以把家里整理到自己觉得最舒适的状态就好,这样才能建立信心坚持下去。 立即行动的关键 对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这里有三个建议1.通过顺便整理转化为具体行动,例如吃完饭立即刷碗,洗好衣服立即收入衣柜2.刻意在不想整理时,动手去做。不是先有动力才能开始整理,而是先行动才有干劲。3.把整理目标设定为享受过程而非获得成就,如果把整理到空无一物当成目标,那么注定要失望。若是把目标设定为享受整理过程带来的喜悦,那只要做完10分钟,就可以肯定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了,整理就可以内化为日常习惯。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