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人中人”

“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上人”,父母苦心培养!走进学校大门,孩子们表现不一,有的成绩优秀,老师夸奖,同学羡慕,父母以他们为荣。他们头戴光环,有的尚能不骄不躁,有的则自我膨胀,自认为“我是第一”,唯我独尊。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向社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以“人上人”自居。如果换了环境,失去了“人上人”的感觉,他们的心理就会失衡,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人上人”,又有多少孩子能成为“人上人”呢? 有的孩子成绩落后,老师不待见,同学不认可,家长还要给上一棒子:“人家会,你怎么不会?人家考第一,你怎么考这点分?”言语打压!可能孩子用尽力气也无法达到你的标准,只好体会“人下人”的痛苦、自卑和压抑! 还有一类孩子,他们过早脱离学校,头染黄发,奇形怪服,拉帮结派,打架、出入网吧,沉迷游戏。他们不屑脚踏实地做事,缺乏信仰,贪图享乐,自认为与众不同,其实游走危险边缘。这类人,我们称之为“人外人”! 而“人中人”的孩子,内心是和谐的,他们与周围的环境也是和谐的。他们的人生是快乐的!“人中人”是常态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特点是: 1 对现实,他们有着清醒和客观的认识。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境,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以切实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 2 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己的优势、缺点、能力、个性、情趣等,他们有着充分的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妥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 3 他们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与人相处和谐,满腔热情,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4 社会交往中,他们自尊自爱,不卑不亢,既不狂妄,也不畏缩,独立自主,有所为有所不为。 5 心胸豁达,情绪稳定,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逆境或烦恼,能自行解脱。 最后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不要希望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 教育过程中,或许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做父母的,要有恰当的心态和目标!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