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干预的七个步骤 一、共情并建立工作关系 与来访者的共情和情绪处理是首要任务。建立互信环境,倾听者与来访者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包括建立互信和共情的环境,确保来访者感到安全和舒适。倾听者应提供支持和关注,让来访者能够开放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二、问题外化的技巧 外化对话,就是问题外化:将问题与来访者分开。人和事之间先做个理性切割。把问题、情绪和焦虑点当做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不是个体的一部分。这个实体在影响个体与别人的关系,而不是个体本身在影响关系。 三、命名与探究 对问题进行更接近体验的命名,并了解问题对生活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梳理。 四、发掘积极事件 通过沟通交流,改写对话。帮助来访者发掘有意义、会好奇、重视的事,丰富来访者的故事,进而帮助来访者对个人叙事和自我认同进行重建。让来访者体验到自己故事的精彩。 五、重構积极认知 通过回溯对话,重新连接让来访者觉得好的事情,强化个体的积极自我认知。 六、设定目标与实施 与来访者一起制定行动计划,包括设定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步骤,并在实施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指导。 指导来访者通过实施计划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以实现心理和情绪的双重调节和平衡。 七、评估与调整 认真评估进展,在行动计划实施后,倾听者持续配合,需要评估来访者的进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来访者可能面临挑战和困惑,倾听者可以通过继续与来访者的互动,进行对话和反馈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实际困难。 叙事干预的这些步骤旨在更好地帮助理解和重塑自己的故事,通过改变过去经历的解释和意义,实现心理和情绪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