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执”的根源是婴儿期缺失与母亲的亲密连接,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就会要求对方对自己完全的爱、绝对的爱和占有的爱,不停地作,让对方感到窒息,其实就是把对方投射成自己的母亲了,让对方要像母亲一样无限地包容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来填补自己0-3岁婴儿期时缺失的安全感,但这类人的恋爱经常是不顺利,婚姻也很难幸福; “我执”的根源是少年期一直被父母忽视冷漠,很少被看见和关注,这就会导致自己觉得自己的存在是错误的,是多余的,内心会特别恐惧被抛弃。长大后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人群中,一定是要别人主动和她打招呼,一定要特殊对待她,让她感觉自己在别人心中是特别的,这样她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以此来填补自己7-12岁少年期时缺失的存在感,但这种清高冷漠的人格在恋爱中经常遇到渣男,人际关系中更很难有知心朋友,人格底色就是孤单; “物执”的根源是青春期时经常被否定、贬低、嫌弃、比较,长大后就会极度的想证明自己,所以就会拼命地赚钱,赚到钱后开始买各种奢侈的物质,向父母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以此来填补自己12-18岁青春期时缺失的价值感,但这种为了证明自己而赚钱的动力一旦消失,财富就留不住了,进而就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没有被爱过、关注过和尊重过的人,那她的安全感、存在感和价值感都是缺失的,童年的这些缺失就会成为她潜意识的脚本,引领着她不断地重复童年的不幸。 所以只有把内心缺失的爱疗愈补足,潜意识的脚本才会改变,命运也才会实现质上的改变。 如何疗愈补足内心缺失的爱,改变潜意识的脚本,改变自己的命运? 打开内心,看见自己,通过系统疗愈内在小孩的创伤和缺失,释放潜意识里的恐惧,重塑内在小孩的安全感、信任感、存在感、价值感,建立一个安全富足自由强大的内心世界。 此时的你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是安全的,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然后建立自己的边界感,开始尊重并满足自己的需求,好好的爱自己,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去做那些虚假的表演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面具去讨好任何人,填补自己的缺失。 每天都充满希望地去生活,勇敢地做自己,有意识地学习成长自己,专心聚焦自己的工作,创造自己的事业,最终收获家庭上的美满和事业上的成功,实现命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