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乏安全感:大部分是在童年的时候,父 母传递的观念都是,你只能靠自己,不能靠 别人,内心需求缺乏父母照料,一直被否认。 不被周围人喜欢,在后续与其他人建立亲密 关系时,没有安全感及自我否定等问题会再 次出现。虽然已经成人,但是最初不被喜欢 的不良感受却不会发生变化,所以他依然会 觉得不被任何人喜欢和接受,哪怕对方真的 很喜欢他,他依然很难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依 恋关系及亲密关系。有时候也会想靠近自己 的伴侣。被爱的渴望与被抛弃的恐惧来回拉 扯,导致回避内心矛盾而纠结。但是他们其 实很依赖另一半,只是不会表现出来。 2.缺爱:因为父母在小的时候没有给他们足 够的爱,只在乎吃饱穿暖,不在乎心灵的建 立。所以回避往往并不知道爱是什么,既不 知道怎么爱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爱别人。回 避身边的人可能会觉得回避没有同理心,比 如女生说我生病了,你来陪陪我吧,女生此 刻需要男生的关怀。但是站在回避的角度上, 他在生病的时候都是自己吃点藥或者喝点热 水就顶过去了,第一不会跟别人说自己病了 第二,也不需要别人陪,所以他会觉得,其 他人生病了也是一样的,回避处理问题的方 式与其他人格不同,所以很容易让别人误会 他们的冷漠没有同理心。没有被呵护和关心 过,所以回避就不太知道怎么去关心别人, 其实也不是他冷漠,是他们真的不懂。而回 避的爱也是非常隐晦的。他们不会大声说我 爱你,可能会通过非常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喜欢,需要他们的伴侣慢慢体会。有时候 其他类型的伴侣会觉得回避冷冰冰的,根本 就感觉不到一点温情,所以特别想甩了他们, 他们不是不给你爱,也不是不肯付出,是他 们真的没有,如果觉得没办法接受,那就快 点选择撤退吧。 3.距离感及心理界限:回避在与他人浅交的 时候,是不会出现距离感的,可能会有冷淡 和疏离,但出于尊重,一般都不会表现得过 于明显,部分回避为了赢得他人好感,更可 能表现出幽默风趣等特质,让人觉得他开朗 外向,乐观积極。但是当回避与异性达到暖 味的顶点之后,他们就开始表现自己回避的 一面,就会突然与暧味对象保持距离感。而 这种变化的机制是回避的防御系统启动了 他们都很难与伴侣进行深 层次的交流以及自 然的进行自我暴露,对于他们来说,这么做 无疑是自己递过去一把刀,伴侣可以随时可 以用这把刀捅死自己,那太可怕了。在他们 的认知里,只要自己说了不太好的过往,复 杂的情感经历,不太理想的原生家庭和内心 真正的想法,那么伴侣一定会很讨厌过去的 自己,甚至嘲笑自己,伴侣不会接受那个不 完美的自己,所以自我暴露在非安全人格的 人眼里,基本相当于凌迟一样痛苦,这就导 致了回避很少会表述自己,给人十足的距离 感。(如果他跟你讲过他的过往及小时候的 事,真的很依赖你)同时回避也非常讨厌被控 制,讨厌另一半管太多,过于关注他的私生 活都会让他们很不爽。 4.極度好面子:一说到好面子这个词,很多 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年头,没有不好面子的 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说真的,确实是这 样的,不能说百 分百,但百分之九十九的 人是好面子的。但是每个人好面子的程度是 不同的,而回避的人表现更为严重。因为他 们受到内在自卑感的驱动,所以对被尊重与 肯定的诉求异常强烈,而幻想中完 美的自我 也需要时时刻刻加以维持,这个完美的自我 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动力,而客观来讲,任 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那个脆弱 的被幻想出来的完 美自我就非常容易受到冲 击。一点点负面的评价或者负面情绪在他们 看来都是对自己完美人格的否定甚至重创。 5.独立抗拒社交:回避内心信奉的是,自己 可以面对一切,自己只能靠自己,如果自己 做不到,那就不去做。让他们向别人提出需 求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宁愿不去做那件事 也不会跟别人提出帮助。 直以来的经验告 诉他们不会有人帮助你,你只要提了需求对 方一定会拒绝,所以要么自己完成,要么放 弃。虽然人是社会动物,但是对于回避来说, 他们的社会属性非常低。 6.情绪变化快:回避可能给人的感觉很淡定 可是在回避淡定的外表下,往往是翻江倒海 的情绪波动,只不过这种波动他们不会展示 给任何人。内心戏特别多,在回避情绪不错 的时候,他们会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也愿意 跟另一半或者其他人积極互动。在回避情绪 不好的时候,他習惯沉默和逃离,可能你们 并没有发生什么矛盾,但突然他就不说话或 者离开了,这期间其实他们是在进行思想斗 争、消化负面情绪,以及做让自己平静的事 回避在因为有人闯入他们内心世界而挣扎的 时候,一方面希望能跟伴侣一直在一起,另 一方面内心的声音告诉他们不能相信任何人, 你的伴侣总会离你而去,你不配拥有爱情。 两股力量互相拉扯让他们很难保持理智,更 没办法去面对自己的伴侣。所以回避也不会 轻易做出承诺。 7.内心矛盾 (1)渴望亲密关系又拒绝亲密关系:回避都 是非常拧巴的。一方面给人的感觉是不太喜 欢亲密关系,甚至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 一方面又跟人暖昧,给人的感觉是希 感觉,望进入亲密关系。每个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都是本能,回避也不例外,只是过往的经验 告诉他,你想要爱情是不可能的,你不配拥 有爱情,你想想这么多年有人爱过你吗?你 父母都没有,何况别人。所以回避既想拥有 爱情,又不敢拥有爱情。就如同伸出脑袋看 着米袋子的老鼠,它们饿得要死,却怕跑出 来被抓住。所以他们希望,你能把米袋子拿 过来放到老鼠洞门口,这样它们才开心。也 就是说,回避喜欢主动的另一半,如果他走 一直这样,那感情是很难进一步你走一步,展下去的。你可能要走出十步二十步,回避才走出一步。他需要百 分之一万的肯定眼前的异性真的不会离他而去,他才会慢慢接近你。当然这里说的要你主动并不是控制回避而是充满善意的对他们好,对他包容,付出不求回报。(2)自卑又自负:回避自卑的时候是不会表 露出来的,但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关系融 洽时突然的冷淡。或者没有惹到他,他却突 然沉默不说话了。关系突然冷淡是因为他们 触发了内心的防御机制,过往那些经历,潜 意识里那些经历提醒他不能再付出了,你会 被伤害,有时候没惹到他,他沉默时也会想 我怎么配得到爱情呢,她喜欢我什么?我自 己都不喜欢我自己,怎么可能有人喜欢我呢? 她骗我,我不能相信她。所以此刻的回避会 陷入自卑。可当他自我感觉良好时,却又恢 复了社交,也愿意跟你走近,并且希望在你 身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希望你去夸奖和鼓励 他,他也会在这段关系中做一个引导者的角 色,希望能征服你。 8.挑剔另一半:回避会去挑剔自己的另一半 在回避的幻想中,自己的另一半是完 美无缺 的,冷静睿智,完美且能力出众,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只有这样的伴侣才能与自己结合。 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另一半,所以可 以说回避的恋爱观往往不怎么接地气。当他 们与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子接触并逐步走进时, 回避会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但是回避并不 会引起冲突或向对方提出改变的诉求。比如 女孩子情绪不太好,说话声音很大让回避不舒服。,那正常来说,你就跟对方说控制下自 己的情绪,说话小点声问题不就解决了,可 是在回避那里,这种需求他是不会跟另一半 提出来的,他会避免冲突,也怕提出需求被 对方拒绝,所以他就会默认对方的缺点无法 改正,于是在心里默默给对方减分,而此时 对方并不知道,而回避也不会因为对方缺点 很多而表现出明显的不满。越往后暧味对象 被回避减的分越多,毕竟他们理想中的另一 半是完美的仙女,现实中的女孩子怎么可能 够得上。所以很多回避的另一半蔓后都遭受 了断崖式分手。也就是说本来还甜甜蜜蜜呢, 上午还逛街看电影,突然下午就收到回避的 信息,我们不合适,我们分手吧。那这个行 为背后的机制又是什么呢?其实对于回避来 说,另一半的介入是属于闯入者,初期互相 吸引,回避也希望通过对方的回应感受温暖, 但是一旦对方跟回避的距离不断接近,回避 就开始感受到被入侵的压力了。因为習惯了 一个人,所以对于入侵者,回避的反应就是 很难受,很有压力,很希望解脱,所以此刻 回避心里想的是分手,但是分手要理由啊, 所以她们就会不停的关注对方的小缺点,等 缺点累计到一个临界值,回避就开始说服自 己,对方不行,配不上自己,分手吧,期间 可能还伴有说话难听,刀子嘴这种情况,其 实都是在逃避亲密关系。而潜意识层面还是 因为自卑,潜意识告诉自己不配拥有爱情, 所以怕对方先甩了自己,于是先做出甩了对 方的举动,这样可以保証自己不受伤害 而又因为回避一直会陷入建立吸引力--与对 方暖味--深入接触挑毛病一一断崖式分手的 循环里,所以回避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像个 渣男,当然回避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进入这 种死循环,他们是靠潜意识行动的,意识层 面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9.喜欢冷暴力:回避认为两个人有矛盾了沟 通会争吵,他们很讨厌争吵,又不知道怎么 去面对,只好选择冷暴力去处理,潜意识逃 离并交给时间,又希望在自己什么都不说的 情况下另一半能懂他。虽然几乎不可能,他 们也知道,还是想这样,另一种就是给他足 够时间,想通了就会自己回头。 10.敏感细腻:因为从小回避型就在不断的 自我怀疑,以及承载父母情绪阴晴不定的环 境里长大的,所以回避型对于他人的情绪反 应特别敏感。这种敏感会让回避无时无刻不 处在一种担忧的状态里。别人的一个眼神 句抱怨都会让回避觉得可能是 句玩笑, 自己的问题,自己做的不够好导致了他人会 有这种反应。而自己的情感往往又被回避压 下去了。过分脆弱的自尊也会在不断承载他 人情绪的过程及变得越来越低,而且因为敏 感,希望自己做好,让周围人舒服,也为了 获得认同,回避还会给人一种很乐于助人的 感觉,回避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他人的要 求即使回避不想去做也会帮着做好,因为害 怕情绪反应和冲突,所以会以乐于助人,甚 至主动付出的姿态出现在别人身边。可是对 于回避来说,他们做这些并不开心,而满肚 子得负能量却只能自己消化或者抱怨给自己 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