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看到别人闪闪发光时,我用3本日记找回了自己的节奏

26岁那年,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全面溃败”:考研失败,论文答辩差点没过,秋招投了50份简历全石沉大海。那段时间我每天睁开眼就刷朋友圈,看着别人的动态像坐火箭:室友晒出985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配文“上岸啦”;高中同桌发了张在大厂工位的照片,定位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连以前总抄我作业的后桌,都晒出了和女朋友的订婚照。 而我呢?躲在出租屋里,外卖盒堆了半桌,头发油得能炒菜,连镜子都不敢照。有天深夜,我翻到大学时的QQ空间,看到大三那年的一条动态:“今天独立完成了小组报告,被老师夸逻辑清晰,开心到想转圈圈!” 下面还有室友的评论:“你超棒的!” 那一刻我突然蹲在地上哭了——原来我曾经也是会为“小进步”开心的人,什么时候开始,我只盯着别人的“大目标”了? 第二天我去文具店买了3本不一样的本子,给它们取了名字:“小成就存折”“暂停卡册”“未来盲盒”。 “小成就存折”是用来记“微小胜利”的。刚开始我写得很勉强,比如“今天按时吃了早餐”“给妈妈打了10分钟电话”“把堆了一周的衣服洗了”。写着写着发现,原来每天都有能让自己“嗯,今天没白过”的事:周三学会用Excel做数据透视表,周五独立修好了卡住的打印机,周日做的番茄炒蛋没糊。攒到第30页时,我突然觉得:“好像我也没那么差嘛。” “暂停卡册”是对付“朋友圈焦虑”的。每次刷到别人的“高光时刻”,我就立刻拿出本子,写下三行字:“我现在羡慕的是______”“我拥有的是______”“我能做的小事是______”。比如看到同学晒大厂offer,我会写“羡慕她有稳定的工作”“我有时间准备下一场面试,还有朋友帮我改简历”“明天再投5份简历,重点改自我介绍”。写完后心里的刺好像被拔掉了,焦虑变成了具体的行动。 “未来盲盒”是给未来的自己留“彩蛋”。每周五晚上,我会写一张小纸条,塞进盒子里,上面写“3年后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______”。比如“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每周看1部纪录片”“学做3道家常菜”。上个月我拆开了一张去年写的纸条:“感谢你没放弃投简历”,那天正好收到了现在公司的录用通知。 现在我很少刷朋友圈了,偶尔看到别人的好消息,会真心点个赞,然后翻开“小成就存折”,写下“今天又完成了一项工作,离目标更近一步”。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不用急着追赶别人的脚步,把当下的每一步走稳了,属于你的光总会亮起来。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