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替代理论:“去假装那个不像你的你”

我们总以为“做好准备再开始”,但心始了”,然后再一步步说服自己“原来我可理系统真正启动的那个节点,往往是“先开以”。 角色替代理论 这种“带点控制感的自我欺骗”,是一种温和的心理启动策略,它不是让你成为别人,而是帮你先接近一点点那个被压抑的理想版本的自己。 这个方法基于角色替代理论:当我们“像 是”某种状态时,身体和行为系统会反向影 响我们的自我认知。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站得更挺、说 话更坚定时,不只是看起来更自信一一大脑 也会接收到“我正在变强”的信号,从而启 动情绪、动机和自我定位的调整。 这也是情绪建构理论的体现之一:情绪 并非从内心单向生发,而是一个“认知+行 动+反馈”循环过程。行为可以先行,情绪 可以被激活,自我形象也会随之被更新。 如果总是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好、不够 配,那就试着换个做法:“先装得像一点。 不是强行自信,不是假装没事,而是模仿你 想成为的那个版本的自己,在当下,先做一 件她会做的事。比如: (1)没有社交力,但先穿上那件有气场的外套去跟朋友吃饭 (2)还不够,但还是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心情很烂,但依然在镜子前打了粉底、涂口红,就当今天是重要场合。 日常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工作没起色,站在镜子前总觉得脸没精神、 气场没了;开会的时候想发言,话到嘴边又咽回去,怕被说多余;想重新开始健身、社交、发朋友圈,但总觉得“现在这个样子还不配”。 一边想变好,一边又被“还不够好”的念头困住了脚。我们太容易陷入这种循环: 等我状态好了,再去做,可状态始终没来。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