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焦虑时,别逼自己“立刻好起来”

凌晨两点,我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亮着空白的文档,鼠标在“新建文件夹”上点了又点,却连一个字都敲不出来。桌角的咖啡凉透了,杯壁凝着水珠,像我心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茫——不知道眼下的选择对不对,不确定未来的路该往哪走,甚至会突然怀疑,自己之前的努力是不是都白费了。 这不是我第一次陷入这样的困境。去年找工作时,我抱着简历跑了十几场招聘会,投出去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收到面试通知,也总在最后一轮被淘汰。那段时间,我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的天从亮到暗,心里的焦虑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连吃饭、睡觉都觉得没滋味。我逼着自己“别迷茫”“别焦虑”,每天列满学习计划,可越强迫自己,注意力越难集中,到了晚上,反而会因为“一事无成”的愧疚感辗转难眠。 直到有一天,朋友来家里看我,见我对着满桌的资料发呆,没有说“你要加油”“别放弃”,只是递给我一杯热牛奶,说:“迷茫就迷茫呗,谁还没个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不用逼自己立刻好起来,先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慢慢来。” 那天晚上,我没有再逼自己学习,而是窝在沙发上看了一部老电影,喝着热牛奶,任由那些迷茫、焦虑的情绪在心里流动。我忽然发现,当我不再抗拒这些情绪,不再逼着自己“立刻摆脱困境”时,心里的沉重感反而轻了很多。 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和迷茫焦虑“和平相处”。不再因为“想不清楚未来”而自责,而是每天做一件能让自己踏实的小事:迷茫职业方向,就花半小时了解一个感兴趣的行业;焦虑能力不足,就每天学一个小技能,哪怕只是记住一个术语;心里烦躁时,就去楼下走一走,看看路边的花花草草,听听路人的闲聊,让注意力从“未来的担忧”回到“当下的生活”。 慢慢的,那些曾经让我辗转难眠的迷茫,那些压得我喘不过气的焦虑,渐渐淡了。我没有一下子找到“人生的答案”,也没有立刻变得“豁然开朗”,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慌——我知道,迷茫焦虑不是“失败的证明”,而是每个人成长路上都会遇到的“小插曲”。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一段看不清方向的路。不用逼自己“立刻好起来”,也不用怕自己“一直迷茫下去”。就像春天的花不会一下子开放,秋天的果不会一下子成熟,成长也需要时间。把心里的焦虑放一放,把对未来的担忧缓一缓,每天做一件小事,每天往前迈一小步,慢慢的,你总会在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那些曾经的迷茫,终会变成照亮前路的光。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