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恐惧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1⃣有句话说,人类最大的痛苦就是恐惧。 常见的比如恐高、社恐、演讲恐惧、人际冲突的恐惧、被抛弃的恐惧…… 在面对这些恐惧的时候,经常伴随着剧烈的躯体反应,发抖、冒汗、身体僵直、大脑空白等等。甚至很多人说,为了逃避这些恐惧,我宁愿去死。 而同样的,我们也很清楚,我们越恐惧什么,就越被什么控制,越在乎什么,就越被什么牵绊。 假如没有这些恐惧,那我们的人生该是多么的自由。 而自由,是无价的。 2⃣应对恐惧的两大策略 一种是回避策略。 就是避免激活,“这里有问题,我就远离它”。 另一种是补偿策略。 就是迎难而上,“这里有问题,我就要战胜它”。 3⃣两大策略的利弊 1)回避。 这种方式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好像有点负面。但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认为它是在趋利避害,或者扬长避短。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人生智慧。 只是有个小问题:我们害怕的东西,它有可能不存在,而只是你头脑当中的幻想。 2)补偿。 这种方式看起来比较积极,感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将困难转化成动力,激励自己变强,变得更有力量。 但是这种策略存在一个巨大的Bug,即我们会一直被恐惧驱动。 因为这引策略的背后有这样一个逻辑:那些害怕的事情没有发生,是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并且足够努力。 再深一层就是,我们认同了恐惧,并且越努力就越“证实”了恐惧的存在,要不然我努力是为了什么呢。而只要我的努力一旦停止,恐惧就会来临。 4⃣最好的方式:让恐惧的事发生 来咨询的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办?或者我应该选哪个? 这个时候,我一般会放下耐心来帮他看看,自己是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让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或者选项这么少。 我们始终需要秉承一个原则:我们选择或者追求什么,应该更多取决于“我想要什么”,而不是“我害怕什么”。 因此,在这两种策略之外,我提出第三种可能,叫做“做你想做的事,让恐惧发生。” 5⃣为什么这种方式最佳? 一是藐视恐惧。 “做你想做的事”,意味着在恐惧和我想做的事之间,后者才是我的注意力重心,恐惧你算什么。 二是获得新的体验。 我们经常说,改变,是获得新的体验,是新习惯替代旧习惯,新行为替代旧行为。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