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钱观与财务规划 1. 婚后收入是共同管理、AA制,还是按比例分摊? 2. 双方现有负债(信用卡/房贷/车贷)如何共同承担? 3. 每月储蓄目标、应急资金储备标准是什么? 4. 大额支出(买房/买车/旅行/创业)需双方同意的金额门槛? 5. 彩礼、嫁妆的处置方式,是否作为婚后共同资产? 6. 对“奢侈品消费”“人情往来开支”的接受底线? 二、家庭与责任分工 7. 明确想要孩子的时间,或是否丁克? 8. 育儿主要负责人、老人参与带娃的程度(是否同住/仅帮忙)? 9. 孩子教育理念(公立/私立、严厉/宽松、择校优先级)? 10. 家务分工明细(做饭/打扫/洗衣/维修等具体归属)? 11. 赡养双方父母的金额标准、探望频率? 12. 原生家庭是否能干涉我们的婚姻决策(如工作/消费/育儿)? 三、生活方式与边界 13. 婚后定居城市、住房选择(租房/买房/与父母同住)? 14. 个人独处时间、社交自由的边界(如夜归最时间)? 15. 异性朋友交往的尺度(是否需主动告知/避免单独见面)? 16. 烟酒、游戏、追星等爱好的消费与时间上限? 17. 作息习惯、饮食偏好是否能互相迁就(如熬夜/素食)? 18. 家务、育儿之外,是否需要保留个人兴趣空间(如健身/学习)? 四、未来规划与目标 19. 职业发展优先级(如一方晋升需异地/加班,另一方是否支持)? 20. 3年内是否计划买房/换工作/旅行,长期(10年)养老规划? 21. 是否支持对方深造、创业等重大人生选择? 22. 对“成功婚姻”的定义(如陪伴时间/经济水平/情感浓度)? 23. 婚后是否要培养共同爱好(如旅行/理财/运动)? 24. 若面临异地、失业等突发情况,双方的应对方案? 五、情感沟通与冲突解决 25. 吵架时的底线(不翻旧账/不人身攻击/不冷战超过多久)? 26. 负面情绪(压力/委屈)如何表达,希望对方如何回应? 27. 对“忠诚”的定义(是否包括精神出轨/暧昧聊天)? 28. 亲密关系的频率与需求,如何主动表达自身需求? 29. 遇到分歧时,是投票决定、协商妥协,还是找第三方调解? 30. 每年是否安排“婚姻复盘”,共同调整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