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为心理问题是需要拼命掩盖的“污点”,直到看见计算器上“0”的发光屏幕——它不代表空无一物,而是包容所有数字的起点,也是让混乱回归秩序的支点。 这让我突然懂得,接纳心理问题,正需要这样“0”的力量。 我曾因焦虑反复失眠,却总逼自己“必须振作”,像用手按住浮起的皮球,越用力越疲惫。 后来试着像“0”一样放下对抗:当心慌袭来时,不再骂自己“没用”,而是轻声说“我现在有点难受,没关系”;当负面想法涌来,不再急着反驳,而是静静听它说完,就像“0”包容正负整数般,不评判、不排斥。 “0”的力量从不是妥协,而是清醒的容纳。它让我明白,承认“我此刻有心理困扰”,不是否定自己,而是给问题一个落脚的地方——就像数学里所有运算都从“0”开始,解决心理问题的第一步,正是这份不带批判的接纳。 如今再面对情绪波动,我不再慌着“消灭”它,而是带着“0”的心态:不预设“必须好起来”,只允许自己“此刻这样也可以”。 这份接纳像一块柔软的垫子,接住了坠落的情绪,也让我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力气——原来“0”不是终点,而是带着问题继续前行的勇气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