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总习惯躲在人群背后。开会时即便有想法,也怕说错被笑话;遇到陌生场合,宁愿沉默也不敢主动搭话,心里总盘旋着“我不够好”的声音。直到慢慢尝试一些小事,才发现自信从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点攒出来的。 第一次主动迈出脚步,是在朋友的鼓励下报名了读书分享会。提前三天就开始紧张,反复打磨分享稿,甚至对着镜子练习语气。真正站在台前时,声音还是有些发颤,但当我说完最后一句话,台下响起掌声时,那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比任何赞美都珍贵。 从那以后,我开始记录“自信清单”。今天独立解决了工作上的一个难题,记下来;鼓起勇气向陌生人问路,记下来;甚至只是拒绝了不合理的请求,也认真写在本子上。翻看清单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不是那个连开口都胆怯的人,这些细碎的“做到”,正在悄悄筑牢底气。 我也学会了和内心的否定对话。当“我不行”冒出来时,就反问自己:“真的试过所有方法了吗?”“上次类似的情况,我不是也应对得很好?”慢慢换掉自我批判的话术,用“再试试”“我可以学”替代负面暗示。同时,我开始远离总泼冷水的圈子,多和愿意肯定我的人相处,正向的反馈像阳光一样,让自信慢慢发芽。 现在的我,依然不完美,也会有退缩的时刻,但不再轻易否定自己。原来自信从不是“无所不能”,而是相信“我能一点点变好”。那些曾经不敢做的事,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其实没那么难。愿每个悄悄努力的人,都能慢慢攒够底气,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