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女儿做数学作业,她在一道除法题上卡住了。本子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演算,橡皮屑撒了一桌。 “爸爸,我算不对。”她声音里带着沮丧。 我放下书坐到她身边。检查她的过程,发现是余数处理出了问题——这正是我上周仔细讲解过的知识点。那句“怎么又错了”几乎脱口而出。 可就在要开口时,我看见她用力握着铅笔,指节发白。这个细节让我把话咽了回去。想起自己小时候学骑车,多少次摔倒,父亲总是耐心扶起我,从不说“这么简单都学不会”。 我调整呼吸,用更温和的语气说:“让我们重新来一遍,不急。”我在草稿纸上慢慢演算,每一步都停下来问她是否明白。她凑过来看,小脑袋几乎贴到纸上。 做到关键步骤时,她突然眼睛一亮:“我知道了!忘记把余数带下来了!”她兴奋地拍手,脸上绽放出豁然开朗的笑容。 这个瞬间让我深有感触。教育需要的不是立即纠正错误,而是守护孩子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的勇气。我们总想让孩子避开所有弯路,却忘了有些弯路非走不可——那些自己找到答案的喜悦,是任何直接告知都无法替代的。 女儿继续做题时,我静静看着她。忽然明白,有时候教育不仅是教会孩子什么,更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也是孩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