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好“内在小孩”——父母的情绪稳定是孩子的第一道屏障

核心比喻: 父母的内心就像一个容器,孩子的情绪波动会不断倒入其中。若容器本身已满溢(父母情绪耗竭),一滴水就能引发决堤。唯有先照顾好自己的容器,才能承接住孩子的风雨。 行动指南: 觉察你的“情绪警报”: 感到心烦意乱、想要吼叫前,停下来问自己:“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累了,需要安静5分钟?还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触发了我的某种焦虑?” 建立“情绪止损点”: 感觉要失控时,诚实地对孩子说:“妈妈/爸爸现在心情不太好,需要冷静一下,这不是你的错。” 然后离开现场,深呼吸、喝水,用任何有效的方式先安抚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情绪课。 主动“蓄杯”,而非不断“耗竭”: 定期做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向伴侣或朋友求助。承认自己的局限,允许自己不是“完美父母”。满溢的爱才能给予,枯竭的付出只会滋生怨气。 总结升华: 育儿先育己。当我们能温柔地接纳自己的“内在小孩”,处理自己的未竟事宜,我们才能以更完整、更平和的状态,去陪伴另一个生命的成长。父母的情绪稳定,不是永不崩溃,而是崩溃后总能修复,这份韧性,是孩子安全感最坚实的底盘。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