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来访者叫B(化名)。她总跟我说,和身边的人一有分歧,就容易顶在一起。对方一句话刺到了,她立刻回一句更硬的,结果越说越糟,最后两个人都很难受。事后她也后悔,觉得自己太冲,可下一次又会重演。她并不是不在乎关系,恰恰相反,就是太在意了,所以才更容易被情绪卷进去。 我们没有去追究谁对谁错,而是先想办法让她别被第一波情绪推着走。她试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先暂停几分钟,不急着解释和反驳。暂停这几分钟里,只做两件事——让呼吸慢下来,提醒自己“我在乎这段关系,所以我希望把话说清楚”。等心口那股劲儿慢一点,她再开口。开口的时候,只说事实和自己的感受,不给对方扣帽子,也不翻旧账。比如“我听到这句话会紧张,我担心哪里做得不到位”,而不是“你总是瞧不起我”。说完再说明自己想要的,比如“我希望接下来怎么做更合适”,让对方知道你不是来打架的,是来解决问题的。 她开始把这套步骤用在日常小事上。刚开始不太顺,暂停的时候还是会脑子里重播对方的话,越想越气。但她坚持做了几次,发现只要先慢下来,很多话就不需要说那么冲了。她学会把一次沟通当成一个小任务:先暂停,再表达,再对齐。暂停是给自己一点空间,表达是把感觉说清楚,对齐是商量好下一步怎么做。每次能走完这三步,事情就能落到地上,不再变成拉扯。 过了几周,她说了一个变化:矛盾并没有消失,生活照样有分歧,但“吵起来”的次数明显变少了。对方也更愿意听她说,因为她不再一上来就开火。她自己也轻松很多,不再被“说赢对方”的念头控制,而是更在意“把事办好”。关系里有时候不是谁更有道理,而是谁能把方向从情绪里拉出来,带回到问题上。 当情绪上来时,不急着证明自己是对的,先把脚从油门上挪一下。暂停是一块垫脚石,让你不被第一反应牵着走。等心里没那么炸的时候,再把事实和感受说清楚,再讲清自己想要的做法。只要能做到这三步,沟通的路就会顺很多。不是一夜之间变好,但每次把话说清楚一点,关系就会稳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