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咖啡馆和朋友聊创业想法,我说想开家社区绘本馆,她皱着眉说:"你太理想化了,肯定赚不到钱。"我当时脸就红了,强装镇定地说"我就是随便说说",心里却像被泼了盆冷水。那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从小到大好像总有人说我"不切实际"。 小学时我说想当作家,语文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就你这作文水平,还是现实点吧。"后来我再也没在日记本以外的地方写过东西。大学毕业想做公益,爸妈说:"稳定的工作不好吗?别折腾了。"结果考了公务员,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觉得胸口发闷。 朋友的话让我难受了好几天,但也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否定我所有的热情?直到有天看到一句话:"批评就像一面镜子,有时照见的是对方的局限,不是你的。"我突然明白,语文老师可能只是怕我耽误学习,爸妈是担心我吃苦,朋友或许是自己经历过失败。 现在我会把别人的批评写在纸上,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事实吗?这对我有帮助吗?我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关于绘本馆的想法,我认真做了市场调研,发现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上周我又跟那个朋友聊起这件事,她说:"你做了这么多准备,我觉得可以试试。" 其实我们害怕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批评背后那个"我不够好"的声音。但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就像现在的我,依然想开花店,但会先从线上花艺课开始,一步一步慢慢来。那些曾经让我们退缩的批评,或许会成为我们前进的路标,只要我们学会从中筛选真正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