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对他人做出承诺,也在内心对自己做出无数“内在承诺”——“我永远不要像父母那样”、“我绝不允许自己失败”。这些早年形成的自我誓言,如同隐形的剧本,暗中导演着我们的人生。 内在承诺在形成初期有保护作用,帮助我们度过艰难时刻。但时过境迁,许多承诺已不再适用,反而成为成长的枷锁。那个发誓“绝不出丑”的孩子,可能造就一个不敢尝试的成年人;那个决心“永远不依赖别人”的青少年,可能成为一个难以亲近的伴侣。 识别这些承诺需要回溯和反思。留意你生活中反复出现的模式性困境,特别是那些让你感到“别无选择”的情境。问自己:“我是不是在遵守某个自己都忘了的规则?”写下这些内在誓言,客观评估它们今天是否仍在为你服务。 是时候与过去重新协商了。对那个年轻的自己说:“谢谢你这个誓言保护了我。现在我已经长大,有能力用更灵活的方式照顾自己了。”然后,有意识地用新的、更适应的内在承诺替代旧有的,例如从“我必须完美”转变为“我允许自己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