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感性自我”对话,修复内心

与“感性自我”对话,修复内心 治愈负面情绪留下的创伤,核心不是“消灭情绪”,而是学会与内心未长大的“感性自我”对话——这是比压抑情绪更有效的“情感教育”,也是修复创伤的关键一步。 我们总以为,理智成熟就能压制负面情绪,却忽略了:理性思维的背后,藏着一个敏感脆弱的“感性自我”。它会因小事委屈,因误解愤怒,哪怕成年人的理智反复告诉自己“没必要”,它的情绪依然真实存在。压抑它,只会让创伤沉淀;呵护它,才是疗愈的开始。 不妨用“自我追问法”,主动贴近这个“感性自我”,每一次追问,都是一次创伤修复的尝试: 1. 当下的负面情绪(愤怒、难过、焦虑),究竟是因哪件事触发的? 2. 这件事里,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被忽视、被伤害了? 3. 此刻身体和心里的感受是什么?是胸口发闷,还是心里发慌? 4. 你愤怒/难过的核心,是对方的态度,还是没得到期待的回应? 5. 你反复愁眉苦脸时,其实是在害怕什么?是失去,还是被否定? 6. 抛开“应该”和“不应该”,你内心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不用苛责这些追问下的答案“幼稚”“矫情”,承认并接受“感性自我”的天真与脆弱,才是爱自己的开始。当我们真正听懂它的需求、接纳它的情绪,爱便会穿透内心的壁垒,慢慢化解负面情绪留下的创伤,也让我们在情感关系里少些阴霾、多些松弛。 需要我根据你最近一次的负面情绪经历,帮你用这份手记里的“自我追问法”,梳理出具体的情绪触发点和需求吗?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