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叫爱——警惕关系中的“过度补偿”

你是否在关系中拼命付出,却感觉越来越累,对方还未必领情?这可能不是爱的本能,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过度补偿。 过度补偿,通常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比如害怕不被爱、不值得被爱。于是,我们通过“超量付出”来换取爱和确认自身价值: · “我为你做这么多,你总该爱我/离不开我了吧?” · “只要我足够好,就不会被抛弃。” 这种模式看似伟大,实则充满控制和不平等,会让双方都倍感压力。 如何识别与调整? 1. 觉察动机: 问自己:我的付出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还是出于恐惧和交换? 2. 练习“索取”: 尝试在关系中坦然表达自己的需求,从小事开始。 3. 建立自我价值感: 你的价值不依赖于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是你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被爱。 健康的爱是双向流动的。先填满自己的杯子,溢出来的部分再去爱别人。当你学会爱自己,你的付出才会变得轻松而纯粹。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