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摆脱偏激,核心是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用更包容的视角看待世界,可从三个具体方向入手。 首先,学会“延迟判断”。遇到与自己认知不符的观点或事件时,别急着下结论。比如看到一则有争议的新闻,先别急着站队指责,而是花5分钟思考:信息来源是否可靠?有没有隐藏的背景没被提及?就像买衣服不会只看正面,多维度了解后再判断,能减少很多冲动性的偏激评价。 其次,主动“吸收异见”。偏激往往源于信息茧房,总待在认同自己的圈子里,会误以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唯一真理。可以刻意关注一些与自己立场不同的账号,或和持不同意见的朋友温和交流。比如你支持某类政策,也去听听反对者的合理担忧,会发现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立场和需求不同。 最后,培养“自我觉察”。当情绪激动、想反驳或攻击他人时,先在心里问自己:“我现在是在讨论问题,还是在发泄情绪?”如果发现语气开始尖锐,立刻暂停沟通,喝口水冷静一下。偏激的根源常是情绪盖过了理性,及时觉察情绪波动,才能避免被冲动带偏。 做到这三点,不是要你放弃立场,而是让你在坚持观点的同时,也能看见世界的多元,既不盲目附和,也不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