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焦虑、完美主义、拖延症、情绪化、抑郁、强迫症。上面说到的这些标签你有几个? 平时我们会习惯用一些心理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状态,但其实这也是一种贴标签行为。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你是一个不擅长社交的人,喜欢逃避,经常面对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的情况,于是你推断自己是回避型人格。 在每次交往中当出现焦虑不想很相处的情况时,你就会安慰自己,没关系,我是回避型人格吗?我有这样的心态很正常。这不是我的错,而是我的性格问题。于是乎,你沉溺在了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里,痛苦着,也享受着,渐渐的,这个标签成为了你的保护壳。 更可怕的是,大多数时候,人们给自己贴的都是负面标签。这些负面标签不仅令人绝望,有时还会变成一种摆烂的借口,让人失去前行的动力。 当你这个周末想做点什么,而你又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懒惰的人。所以即使有心,你也拖拖拉拉的,结果一天什么都没做到了。晚上睡觉前你又给自己贴上一个一无是处的标签,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努力。可是早晨醒来你精神不济,还是什么都不想干,最后再次给自己贴上懒惰的标签,选择躺平。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发生的。 人类喜欢贴标签,是当一个人的内心存在困扰而没有找到答案时,他的内心就会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必须用点什么把这个缺口封住,而标签就是一块最好用的胶布。 实际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真正在解决问题,他反而把人给困住了。如果你现在正在感受到自己被负面标签所困扰,那么尽快撕掉这些负面标签吧,别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再受苦了。 首先你可以找出自己身上的标签,比如我是一个懒惰的人,我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我是一个糟糕的人。然后找出标签之中的例外,证明这些标签并不总是能概括你的行为。 比如你认为自己很糟糕,但实际上你已经完成了今天该做的工作,推动了项目的进度。吃到了味道不错的晚餐,还和父母好好聊了一通电话。其实你的这一天过得很充实,一点都不糟糕,这就突破了你给自己贴的坏标签,最后放下对负面标签的执着。 标签就像衣服,你需要有需要穿,但不必执着于总是挑那些不好看的穿,甚至有时候你是需要脱下和更换它们。标签无法定义你是谁,千万不要随随便便贴几个负面标签就将自己打发了。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能由你自己决定。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