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你似乎总是对那些定价偏贵的东西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好感。想象你刚拿到生活费,这时有两家奶茶店在你面前,你是会选便宜接地气的那家,还是选那家有点贵但你还消费得起的网红新品奶茶呢? 正贤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既能尝鲜又能拍照晒个朋友圈,贵点也值得了。星巴克就曾经把自家的咖啡定出比其他店贵一倍的价格,而且自豪的说我们卖的贵,让你喝的对。星巴克的自信源自于他们品种丰富的特色咖啡会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理,虽然贵,消费者却愿意为他们掏钱。 经济学家樊伯伦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件商品的定价越高,反而越受欢迎。消费者不仅不排斥,还乐意为此消费买账,这被称为梵伯伦效应。 现在我们买东西早就不再单纯停留在物质的享受上了,而是更倾向于得到心理的满足。无论是买奢侈品包包,买大牌口红化妆品,还是买豪车,他们都不仅意味着更好的使用感受,还带着一种炫耀的效果,你会对贵的东西更有好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消费补偿心理,也有人会抱着因为好,所以贵的观念。如果我们对某个东西不了解,比如买电器、买化妆品,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买大牌,因为有保障,总之买贵的准没错。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判断某个品类的好坏,所以也就简单粗暴的认为贵有贵的道理。 物质消费对幸福感的提升其实很短暂,非常有限。那些整天追着高价商品买买买的人,更多的是内心对人际关系的困扰,他们很容易感到空虚、焦虑和抑郁。而和物质相比,精神方面的东西才是活着的、变化的,它们不容易被适应,会引发你各种各样的启发和思考。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你的收获也会有所不同,精神上的带来的幸福感往往更长久。 所以如果你想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或者不再希望从高昂的买买买中获得满足感和治愈感,不妨先填充自己的内心世界。阅读、旅行,通过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感受不一样的风,都可以帮助你拥有更平静、更睿智的内心。慢慢你就发现,那家便宜接地气的奶茶店,好像味道也不差呢。 别忘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