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选择权,不是放任是赋能

不少父母总困在“替孩子做决定”的执念里,觉得“我走过的路比他多”,却没发现,被剥夺选择权的孩子,正在悄悄失去面对世界的底气。学会给孩子选择权,才是真正的成长赋能。 别用“指令”替代孩子的思考。总说“必须穿这件外套”“只能报绘画班”,孩子会慢慢养成“等安排”的习惯:早上站在衣柜前发呆,不知道选哪件衣服;遇到兴趣班报名,只会问“爸妈让我报什么”。更关键的是,长期被安排会让孩子觉得“我的想法没用”,遇到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难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试试“有限选择”,帮孩子搭建成长阶梯。不用完全放手,而是把命令换成“二选一”:问“今天穿蓝色外套还是灰色外套?”,而非“赶紧穿这件”;说“周末去科技馆还是植物园?”,代替“周末必须去学习”。这些小选择像拼图,帮孩子一点点拼出“我能做决定”的自信。 还要给选择加“试错空间”。孩子选了运动鞋却嫌磨脚,别急着说“早告诉你不行”,可以说“下次选鞋时,咱们先试试鞋底软不软?”。在试错中积累的经验,会成为孩子未来面对挑战时的“心理铠甲”。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从来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用信任帮他长出自主的能力,让他在人生里走得更稳、更坚定。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