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1、爸妈说你小时候爱哭爱闹,你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2、你以前经常抱你哄你的亲戚,你一个都认不出来。 3、有的人身上有一大块疤,却不记得是怎么来的。 这种三岁前记忆消失的经历被心理学认定为童年失忆症。 但是人的童年记忆那么珍贵,大脑为什么要删除呢?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天生的攻击性不断被压抑而造成的。其实大脑并不是忘记了这些事,是把早期的记忆存进了大脑某个地方,成为了人的潜意识。 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弗洛伊德的观点越来越不被接受。至今,童年失忆症的成因仍然是个谜。不过,有三种理论是相对权威的: 一、大脑发育不成熟。认知神经科学认为,人在三岁前,大脑主要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区和前额叶区域不成熟,无法实现情景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自然也就无法产生记忆了。 二、记忆被覆盖了有研究表明,人的学习和记忆主要是依靠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婴儿出生后,大脑里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在帮助婴儿适应生存,比如吃喝拉撒、咿呀学语。而随着婴儿不断长大,要不断学习新的生存技能,新生的神经元就会不断覆盖旧的神经元,那么存储在其中的记忆也就一并消失了。 三、婴儿没有自我意识,要记得我经历了什么,至少得有自我这个概念吧。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大量的婴幼儿,发现他们在18个月前就会对镜子里的自己产生好奇,但并不知道那个是自己。等到2岁以后,他们才能认清镜子里的人是自己。所以没有自我意识的婴儿自然也记不住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了。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婴儿早期的爱和教育就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国内曾经有过一个轰动的被拐儿童事件,小男孩名叫福建涛,在四岁04个月的时候被拐走,他却能清晰记得自己的名字和被拐的细节,记得自己的家在几楼,长大后还凭借这些记忆协助警方破了案。 然而,之前的他一直不敢去找亲生父母,是因为她记得母亲曾说过,再不听话就把你卖掉。他担心自己是被遗弃的,直到相认后,福建涛的母亲才后悔不已。所以啊,不要以为孩子小不记事就可以随便打骂。 心理研究发现,婴幼儿早期面临的压力环境会加速其记忆的发展。比如那些被欺凌、辱骂等创伤性事件,有些人会记得特别清楚,所承受的痛苦是挥之不去的。最后,正贤真心希望每个人的童年都能充满爱的记忆! 别忘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