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立情绪边界:学会说“不”,拒绝消耗精力的社交和任务。面对不合理要求,用“我现在精力不足,无法帮忙”清晰表达立场,避免过度内耗。 2. 规律生活作息:每天固定7-8小时睡眠,三餐定时。可设定手机提醒,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前入睡,用健康的生活节奏稳定身心状态。 3. 培养愉悦小习惯:每天留出15-30分钟做喜欢的事,如晨间喝杯手冲咖啡、午休后看10页书、睡前泡热水脚,微小仪式感能持续提升幸福感。 4. 接纳真实自我:准备“自我肯定本”,每天记录3件成就小事,无论是完成工作任务,还是坚持运动。正视不足的同时,多关注自身闪光点。 5. 设置放松清单:整理专属解压方式,如听白噪音、散步、绘画等。当感到焦虑时,立即从清单中选择行动,快速启动自我疗愈机制。 6. 进行定期复盘:每月总结生活状态,分析哪些行为滋养身心,哪些造成消耗。根据复盘结果调整日常安排,持续优化自我关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