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今日接待一位因婚姻沟通困扰的来访者。她的声音疲惫而压抑,反复诉说“说什么他都不明白,好累”,语气里满是无奈与失望。 来访者讲述,婚后与丈夫的交流越来越少。分享工作中的开心事,对方只是简单回应“哦”;倾诉生活压力,得到的却是“别想太多”。久而久之,自己从主动分享变得沉默,即便开口沟通,也常因理解偏差陷入争吵。 深入沟通发现,来访者习惯委婉表达情绪与需求,期待丈夫能主动察觉;而丈夫性格直爽,对含蓄暗示难以领会,更倾向直接沟通。双方因沟通模式差异,导致情感传递错位,彼此越走越远。 咨询中,先耐心倾听共情,缓解她的负面情绪。随后引导她尝试“需求明确化”沟通方式,将内心想法转化为具体语言,减少猜测误解。同时建议设定每周固定沟通时间,专注倾听与诉说。人们表达需求时希望是安全的不被评判的,分清楚情绪和问题是沟通中必不可少的。 接访结束时来访者表示意识到沟通方式存在问题,愿意做出改变。后续将持续关注其沟通实践效果,助力改善婚姻中的交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