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停止“归因外耗”,用“责任划分”替代:跳出“都是别人的错”的单一归因,用纸笔写下事件中“他人客观行为”与“我的主观反应”。比如被同事否定,别陷在“他针对我”,聚焦“他反对的是方案哪点,我可补充哪些数据”,把注意力从“被害”转移到“解决问题”。 2. 用“掌控式提问”替换“受害者话术”:把“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换成“我现在能做什么改变现状?”;把“没人帮我”换成“我能主动链接谁获取支持?”。语言引导思维,每一次主动提问,都是在夺回人生主导权。 3. 建立“微小掌控感”,积累心理能量:每天做1件“百分百由自己决定”的事,比如固定时间运动、选一本想读的书。当你在小事中持续体验“我能掌控”,会逐渐打破“无力感”,意识到自己不是被动承受的“受害者”,而是主动选择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