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型人格的形成,核心是“外部反馈”与“自我认知”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关键原因主要有3点: 原生家庭的反馈模式:长期处于过度否定(如频繁说“你不行”“这点事都做不好”)或过度控制(如“必须做到最好,否则就是失败”)的环境,会让人逐渐形成“自我怀疑”的思维,做事前先怕出错,进而陷入内耗。 早期负面经验的积累:小时候做事常被指责、嘲笑,或尝试新事物时未得到鼓励(比如第一次画画被说“画得丑”),会慢慢固化“做不好就会被否定”的认知,导致后来做事前反复纠结、不敢行动。 过高的自我期待与对比:习惯拿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对比,对自己设定“完美标准”(比如“别人能做好,我必须做得更好”),哪怕事情完成度达标,也会因小瑕疵苛责自己,持续消耗心理能量。 我可以结合你印象较深的一段早期经历(比如小时候被评价、做事的经历),帮你梳理可能影响自己的具体原因,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