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临时改需求时,我下意识说了"对不起";地铁上被人撞到,出口的还是"对不起"。直到上周开会,新来的实习生忍不住问:"姐,明明是设计部弄错了尺寸,你为什么要道歉啊?" 这句话像根针,扎破了我维持三十年的气泡。晚上翻出初中日记,泛黄的纸页上写着:"今天妈妈摔碎了碗,却瞪着我说'都怪你在旁边晃来晃去'。我赶紧说对不起,她才没再骂我。"原来从那时起,我就学会了把所有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 想起大学时和室友吵架,明明是她用了我的护肤品,最后却是我买了新的赔给她。当时只觉得"息事宁人"是最好的办法,现在才发现,那不过是童年留下的条件反射——就像小时候只要说"对不起",就能结束父母的争吵,哪怕错的从来不是我。 最可怕的是,这种道歉成瘾已经渗透到亲密关系里。男友忘记纪念日,我会先说"对不起,可能我没提醒你";就连他生病,我都会自责"是不是我没照顾好你"。直到有次他握住我的手说:"你没有做错任何事。"眼泪突然掉下来,原来被人允许"不用道歉",是这么安心的感觉。 现在我手机备忘录里存着个清单,每天记录那些不该说对不起的时刻。昨天外卖送错地址,我对着电话清晰地说:"这是你们配送失误,请重新送一份。"挂掉电话时,手心全是汗,但心里却有种奇异的轻松。如果你也总把"对不起"挂在嘴边,不妨试试把这句话换成"我知道了",慢慢找回本该属于你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