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暴雨砸在玻璃窗上,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飘红的方案,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落不下去。胸口像压着团湿棉花,呼吸都带着沉滞的闷,这是这周第三次被负面情绪困住了。 我曾以为“坚强”就是把情绪锁进抽屉,直到某次加班后,在地铁站看见一个女孩蹲在角落悄悄抹眼泪,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饭团。那一刻突然明白,压抑从不是解药,只会让情绪在心底发酵成更汹涌的浪。 后来我试着给情绪找出口:把烦恼写在便签纸上,折成纸船放进水槽,看着水流带着它们飘向排水口;绕着小区慢跑,让风把憋在心里的委屈吹成汗水;甚至对着镜子做鬼脸,看着自己皱成一团的脸忍不住笑出声。那些曾让我辗转难眠的焦虑,在这些细碎的行动里,慢慢松了绑。 其实情绪从不是敌人,它更像个需要被看见的孩子。难过时允许自己哭,愤怒时找到安全的宣泄方式,迷茫时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每一次疏导,都是与自己的温柔对话;每一次与情绪和解,都是在为心灵积蓄向前的力量。 雨停了,我推开窗,晚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屏幕上的方案依旧需要修改,但此刻心里的乌云已散。原来真正的强大,从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懂得接纳它、疏导它,然后带着清醒的勇气,继续走向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