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型自恋者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你觉得自己是可以被爱的吗?

隐秘型自恋者表现出敏感、内向、胆小及害羞等特征,同时渴望关注与认可,这种性格源于深层次的自恋。 他们对批评高度敏感,常感觉被针对,习惯性避免社交,除非感到被喜爱。 与显性自恋者相比,隐秘型自恋者更难被察觉,期待他人以特定方式对待自己。这种心理状态与童年时期父母的情感忽视或不稳定有关,导致孩子无法确信自我价值,极度依赖他人的认可。 应对策略包括:通过客观工具如人格和能力测试重新认识自己,减少自卑与自恋的两极化摆动;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人,增强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勇敢表达感受和需求,学会在关系中探索更好的相处模式。最终目标是不仅相信自己能被爱,还要学会把握和发现爱。通过实践这些策略,重建自我,学习爱世界和爱自己。 提到自恋,很多人会想到一些自大狂,他们狂妄强势,目中无人。但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敏感、内向、胆小、害羞,而同时他们又很渴望能被他人看见,需要被时时刻刻关注,这种看似自卑的性格之下,却隐藏着最深的自恋。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形容它们叫隐秘型自恋,它们都有以下特点: 一、高度敏感,玻璃心,很容易因为其他人的批评而受伤。 二、经常觉得别人在针对自己,经常因为太关注自己而忽略的别人的感受。 三、习惯性回避社交,除非感觉到那个环境里有很多人喜欢自己。 比起自大狂那种显性自恋者,隐秘型自恋者更难被发现,自大狂们会经常表现出来自己高人一等,而隐秘自恋者则是有一种你们应该怎样怎样对我的心理,为什么会如此呢?这跟孩子出生后父母的回应方式有关,可以说父母就是婴儿的第一面镜子,因而需要通过父母的反应来确认自我。父母对他笑,他就觉得我是好的、可爱的、有价值的。父母无视他,甚至发脾气,他就会觉得自己无比糟糕。在自体心理学中,这个过程叫做静应。如果父母经营不够,情绪不稳定,太忙,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很少,孩子就无法确定自我,所以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认可,深层动机上来说,只是想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而已。 那么隐秘自恋者应该如何走出来呢?你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做: 1、用客观的工具重新认识自己一会儿自我感觉良好,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无比糟糕,说到底还是对自己没有一个确定的认知,客观的认识自己需要一面好镜子,比如的心理测验可以试着做做人格测试、能力测试等等,多维度了解自己,自卑自恋的两极化摆动就会减少。 2、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研究发现,主动帮助他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如果你能敞开心扉跟人沟通,很可能会发现很多同类自己的问题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3、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你不说,别人是无法理解你真正的感受的,要知道表达脆弱不代表你就是个无能的人,而是在向对方表达,我想和你一起探索更好的相处模式,你需要教会他们怎么对待你,你才是舒服的,你期待被怎样对待。尝试在关系中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一开始可能会难以开口,可以找朋友一起来做练习,练习多了说出来就会自然很多。你要做的不仅是相信自己能够被爱,更要学会如何把握爱、发现爱。 别忘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正贤❤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