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求助者成长,核心是**“赋能而非替代”**,既要提供安全的支持空间,又要引导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可通过三个阶段推进: 首先是建立“安全容器”,接纳当下的脆弱。面对求助者的焦虑、迷茫,先以“你的感受很正常,我会陪着你一起梳理”这类回应稳定其情绪,不急于给出建议或评判“你应该怎么做”。比如求助者因失业崩溃时,先倾听其对未来的担忧,而非立刻推荐工作,让其感受到“被理解”是成长的第一步。 其次是引导“自主探索”,激活内在力量。用开放式提问替代直接指导,比如当求助者纠结是否换工作时,不问“你该选A还是B”,而是问“如果选了A,你最担心的是什么?选B的话,能让你获得什么?”。通过层层引导,让求助者自己梳理需求、权衡利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确方向,而非依赖他人的“标准答案”。 最后是见证“微小进步”,强化成长信心。及时肯定求助者的主动尝试,哪怕是很小的行动,比如“你这周主动和家人沟通了想法,这比之前的回避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这种具体的肯定,能帮其看到自己的能力,积累“我能做到”的信心,逐步从“需要他人支持”走向“能独立应对问题”。 整个过程中,支持者要始终保持“退后一步”的姿态,让求助者成为成长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