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不足的6个典型表现,你中了几个?

安全感是内心的“稳定器”,不足时会在行为、情绪和关系中显现。以下是6个最常见的表现,帮你快速识别自身状态。 1. 过度依赖他人意见。做决定时反复询问他人看法,哪怕是点餐、买衣服这类小事,也害怕自己选错。比如网购时要对比十几条评价,还得拉朋友参考,本质是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2. 对未来充满焦虑。总往坏处想,比如担心工作不稳定、害怕健康出问题,甚至会为没发生的事失眠。比如看到同事被裁员,就立刻焦虑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无法专注当下。 3. 害怕冲突,习惯妥协。和他人产生分歧时,哪怕自己有理,也会先退让。比如朋友借了钱没还,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敢开口要,怕破坏关系。 4. 难以建立深度关系。和人相处时会刻意保持距离,不轻易透露内心想法。比如恋爱很久,却不敢告诉对方自己的家庭情况或过去的经历,担心被嫌弃。 5. 有囤积癖好。喜欢囤积物品,比如旧衣服、过期的化妆品,总觉得“以后可能用得上”。其实是通过囤积物质,填补内心的不确定感。 6. 敏感多疑。别人随口说一句话,就会反复琢磨是不是在说自己。比如同事皱眉走过,就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容易陷入自我内耗。 这些表现并非“性格缺陷”,而是内心需要被关注的信号。识别后可以试着从小事开始积累掌控感,比如自己做一顿饭、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慢慢重建内心的稳定感。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