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到这4点,就可以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尤其是第3点

许多父母最近常听到一个新词:“情绪价值”。有人说,“会给孩子情绪价值的父母,孩子更自信、也更愿意沟通。”可是很多家长心里都犯嘀咕:“情绪价值到底是个啥?是不是还得学心理学?会不会太难?”其实,一点也不复杂。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说白了就是:在孩子产生情绪的时候,你能让他感觉——"我的感受被理解了,我是被支持的。"这并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几个生活小习惯,调整一下,你马上就能做到。01 第一时间回应,而不是第一时间教育孩子跌倒了,哭着跑过来。很多父母下意识第一句就是:“我不是早就说让你小心了吗!”孩子一听,委屈翻倍。原本是来寻求安慰,却得到了一顿埋怨。如果能换一种方式:“有没有受伤?爸爸看到你摔倒了,立马自己爬起来,你很勇敢。”先安抚,看见孩子,再引导。孩子立刻明白:你在乎我。这种体验,会在他心里转化为强大的安全感。02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而不是立刻压下去孩子生气时,父母常说:“别哭了,再哭我就走了!”“你能不能别闹脾气,这么多人,丢不丢人!”这样的话,都会传递一种信号:你不能有情绪,你的感受是错的。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学会压抑自己——哭不出来、说不出来。可内心的负能量并没有消失,只是换种方式爆发:顶嘴、逃避、冷漠。其实,提供情绪价值的方法很简单:1. 孩子哭,可以说:“我知道你很难过。”2. 孩子生气,可以说:“我看到你很不高兴。”替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让孩子明白:我的感受是被允许的。03 不急着给答案,而是先陪伴很多父母一听到孩子抱怨,就急着给方案:“同学惹你了?那你别理他就行了。”“学习不会?多练几遍嘛,别磨蹭。”父母觉得自己是在解决问题,但孩子心里想的却是:你根本没在听我的心情,只是在催我快点好起来。有时候,孩子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倾听。你可以先试着说:“听起来这件事真的让你很难受。”“你要不要把过程跟我慢慢说说?”孩子感觉到你不是急着“打发”,而是真心想理解。这种陪伴,就是最有价值的情绪滋养。04 真正的肯定,不只是“你真棒”很多父母喜欢用一句话打发孩子:“你真厉害!”“不错不错!”这固然是鼓励,但缺乏“落点”。孩子听多了,反而开始怀疑:切,这么敷衍我,还是别说了。真正能提供情绪价值的肯定,是具体化的:1. “我觉得你坚持下来了,这很值得骄傲。”2. “今天你主动把书收好,妈妈很欣赏你。”这种描述细节的夸奖,能让孩子感到:原来我的努力是被看见的。这比一千句“你真棒”更有力量。05 父母先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自己常常处在焦虑、愤怒的状态里,是很难给孩子足够的情绪价值的。因为你的不安,会传染;你的烦躁,会扩散;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妈妈/爸爸总是生气,是不是因为我不好?”所以,给孩子情绪价值的第一步,其实是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当你可以平复自己的不耐烦,用一个微笑代替吼叫,孩子的世界也会随之安稳许多。🪴很多父母以为,情绪价值是很玄乎的概念,但其实,就是日常里最朴素的几个瞬间:孩子受挫时,你先安抚他的情绪;孩子表达时,你先理解他的感受;孩子努力时,你真心看见并肯定;孩子需要时,你能保持稳定的陪伴。这些,才是孩子一生最难忘的“教育”。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父母永远的道理,而是那份“你理解我”“你在我身边”的温度。真的,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就这么简单。你一学就会,而孩子一辈子都会受益。愿你和你的孩子都幸福快乐,越成长越优秀。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