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次,爱上同一个人

在心理咨询的视角下,经营一段婚姻关系,并非只是寻找一个“对的人”,而是日复一日地选择成为对方的“对的人”。正如有人所说,爱情有两种:一种是不断爱上不同的人,一种是不断重新爱上同一个人。而婚姻最动人的部分,恰恰在于我们在漫长岁月中面对无数可能,却依然坚定地选择彼此。 这种选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通过每一天的细微行动来实现的。它需要双方有意愿、有方法地去经营,而不仅仅依靠最初的激情或承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健康的关系建立在安全型依恋的基础上。这意味着两个人都能在关系中感到被接纳、被尊重、被回应。而当冲突发生时——这在任何亲密关系中都无法避免——我们不是对立成“你 vs. 我”,而是站成“我们 vs. 问题”。 比如“臣服、崇拜、敬畏、服务”,这些词语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情感投注与尊重。“臣服”不是失去自我,而是愿意放下防御,真诚地倾听;“崇拜”是看见并欣赏对方的独特存在;“敬畏”是尊重彼此的边界与独立性;而“服务”则是一种积极的、出于爱的行动支持。所有这些,本质上都源于一个人首先能够完整而真实地爱自己——因为只有当我们内心丰盈,才能真正给予,而非索取。 婚姻是一种相互滋养、相互托举、相互照耀的关系。它就像两个人共同栽培一棵树,需要一起浇水、照光、修枝,也要一起面对风雨。而所谓“相互托举”,是指支持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要求对方按自己的期待改变。真正的爱,包含鼓励与祝福,而不是控制与依赖。 当你们进入“针尖对麦芒”的时刻,不妨停下来问自己:我们现在是否需要被真正“看见”?是不是某个深层需求没有被表达?冲突往往是一种提醒:我们的沟通模式可能需要调整,我们的情绪需要被安抚,或者我们只是需要重新回归“我们”的立场。 这个时候,一句“我想理解你”,远胜于千言万语的辩解。尝试使用“我”来表达感受,比如“我感到难过,当我们……”而不是“你总是这样……”。很多时候,一方主动柔软下来,另一方也会放下对抗——这不是认输,而是选择连接。 爱不是一直处在高峰体验中,而是在平凡甚至艰难的时刻,依然选择靠近。每一次成功的修复,都会让关系更加稳固。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们是否愿意把婚姻看作一个持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结局。 请相信,爱不是静止的,它是流动的、可再生的。当你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彼此,你们就已经走在不断重新爱上对方的路上。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