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习得性无助

打破习得性无助的核心,是通过“微小可控的成功”,重建“我的行动能改变结果”的信念,可从3个落地步骤开始: 1. 先找一件“100%能做成”的小事,积累掌控感 不用挑战复杂目标,选一件“只要做就一定有结果”的事,比如“每天叠好被子”“给绿植浇一次水”“走够10分钟路”。 完成后,明确告诉自己:“这件事是我主动做的,结果也是我带来的。” 每一次这样的“小成功”,都能抵消“努力没用”的负面认知,慢慢攒起对生活的掌控感。 2. 拆分“大困难”,聚焦“能改变的部分” 面对让你无助的事(比如“学不会英语”“工作总出错”),别盯着“我做不到”的整体,而是拆成“能动手的小环节”,只关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比如“学不会英语”,不纠结“什么时候能流利对话”,而是每天只做“背5个单词”;“工作总出错”,不焦虑“怎么做好所有事”,而是每次做完先检查1个细节。 专注于“能改变的动作”,忽略“无法控制的结果”,会逐渐发现:“我的行动,其实能让事情变好一点。” 3. 记录“行动-结果”的关联,反驳“无助信念” 准备一个小本子,每次做了尝试(哪怕很小),都记录下来: • 我做了什么?(比如“今天主动问同事一个工作问题”) • 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比如“同事帮我解答了,少走了弯路”) 当“努力没用”的想法冒出来时,翻出记录看看——这些真实的“行动带来改变”的例子,能直接反驳负面信念,让你慢慢相信:“我不是无助的,我的选择和行动有意义。”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