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情绪触发时,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灾难化想象?

判断自己是否陷入灾难化想象,核心是看思维是否从“现实问题”过度滑向“极端负面结果”,可通过以下 3个具体信号 快速识别: 1. 思维跳步:跳过“中间过程”直接到“最坏结局” 比如—— - 现实:工作中一个方案被领导指出修改意见。 - 灾难化想象:“领导肯定觉得我能力差,接下来会否定我所有工作,最后可能被辞退,甚至影响整个职业发展。” (正常思维会考虑“如何修改方案”,而灾难化思维直接跳过解决过程,锁定“失业”等极端结果。) 2. 用词绝对:用“一定、肯定、必然”替代“可能、或许” 比如—— - 现实:朋友没及时回复消息。 - 灾难化想象:“他肯定是生我气了,以后再也不会理我,我们的友谊彻底完了。” (忽略“朋友可能在忙”等合理可能性,用绝对化词语断定负面结果,且无法接受“事情有其他走向”。) 3. 情绪过载:情绪强度远超现实问题本身 比如—— - 现实:要在10人小团队里做简单汇报。 - 灾难化想象引发的情绪:紧张到失眠、手抖,甚至想请假逃避,觉得“汇报一旦出错,所有人都会嘲笑我,我会永远抬不起头”。 (现实问题的难度(10人小汇报),与“失眠、逃避”的情绪强度不匹配,本质是灾难化想象放大了恐惧。)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