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际关系,你越用力反而越不好?

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一、你的关注点错了

人际交往中,人常常在意两件事:一是相处的过程,二是关系的结果。

你越用力关系越差,往往是因为你太看重“结果”——总想着“一定要让他喜欢我”“绝不能得罪对方”,反而忽略了自然相处的过程。

你越渴望被认可,就越容易紧张。紧张会压抑真实的你,使能量变得混乱,言行也跟着别扭。

结果,你显得不自信、不松弛、难信任,对方是能感觉到的。 对“关系结果”的预判,其实是对他人反应的预判。

如果过度在意对方怎么想,就会占用大量心理资源,挤压你本应用于真诚交流的注意力。这时候,越用力,越容易表现失常。

有人问:那我就是很重视这段关系,非常焦虑怎么办?

两个方法:

第一,借助他律,提前演练。

请人监督你模拟相处场景,反复练习表达和回应,练到成为肌肉记忆。即便紧张,也能基本完成互动。关键是要“完成”,而不是“完美”。哪怕表现生硬,只要跨出这一步,就能积累信心。

这种顶着压力完成的经验,会逐渐让你学会松弛。

第二,转变心态,进行自我能量调整。

不再讨好,而是告诉自己:“我的价值无需他人认可”。这不是自负,而是保持心理平衡。只有放下卑微,才能平等从容地交往。

二、太用力,说明你指望一次就搞定,缺乏长期思维

很多人总觉得“机会只有一次,必须这次给他留下好印象!” 事实上,人际的容错率很高。 一句话没说好、一次表现不佳,真的没那么严重。人都有“聚光灯效应”,你以为对方会牢记,其实别人转眼就忘。 甚至,你偶尔的紧张或青涩,反而让人感到真实。有些前辈反而会因为看到你像当年的自己,更愿意给你机会。 以前我带过一位同事,性格内向,见领导就结巴。但大领导反而觉得他踏实,后来屡屡给他机会。 另一个朋友在一次重要竞聘中发挥失常,全场尴尬。他自以为前途尽毁,结果两年后换了领导,他照样获得晋升。 人际关系不是短期博弈,而是一场长期、动态的经营。 哪怕一时说错话、做错事,只要本质可靠、态度真诚,时间会化解尴尬。 真正重要的,是持续积累你的真诚与能力——而不是某一次的表现。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