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载时代,我们正在用‘决策瘫痪’杀死‘生活热情’

「我连点奶茶都要看10篇测评’:信息过载时代,我们正在用‘决策瘫痪’杀死‘生活热情’** 上周有位26岁的行政专员来做咨询,她翻着手机说:“我今天点奶茶,看了小红书20篇测评、大众点评50条评论、知乎3篇‘成分分析’——最后选了杯‘中规中矩’的三分糖去冰。喝到嘴里时,我突然想:‘我到底在怕什么?’” 她手机搜索记录里全是“XX奶茶测评”“XX餐厅避雷”“XX护肤品成分安全吗”。她苦笑着说:“我也知道‘差不多就行’,可一想到‘选错了’,就会失眠——比如上次点了杯酸的奶茶,我难受了一整天,觉得自己‘连选奶茶都不会’。”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中的「选择过载效应」:当选项超过一定数量(比如超过7种),大脑会因“评估成本过高”而陷入“决策瘫痪”,最终要么随便选(后悔),要么放弃选(焦虑)。这位行政的“奶茶纠结”,本质是「信息焦虑」的投射——我们被“完美选择”的幻觉绑架(以为“多查资料=选对”),却忘了“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就像她后来坦言:“我小时候买零食,拿了就走,现在买包纸巾都要比价3家——好像‘选对’,就能‘过好一生’。” 我带她做了个「简化选项法」:把“高频选择”(比如奶茶、外卖、护肤品)固定成“3个默认选项”(比如“奶茶只选常喝的两家”“外卖固定3家餐厅”),减少“临时决策”。她第一天试了“奶茶只点A和B”,结果发现“A的芋泥更实在,B的奶盖更绵密”——根本不需要看10篇测评。一周后,她发消息给我:“昨天我随便点了杯C品牌的奶茶,居然意外好喝!原来‘不纠结’,反而能尝到惊喜。” 你最近一次“因选择太多而崩溃”是什么时候?是买衣服、选餐厅,还是挑护肤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决策困难故事”——或许我们需要的是:“生活不是‘考试’,没有‘满分答案’——随便选一个,然后好好享受,比‘选对’更重要。”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