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休学孩子返校,核心不是 “催”,而是先找到孩子不愿上学的根源,再用温和的方式帮他重建对校园的信心,以下 4 个关键步骤可参考。 1. 放下 “说服”,先听孩子 “说” 不要一开口就说 “你必须回学校”,这会让孩子更抵触。找一个轻松的时机(比如一起散步、吃零食时),用 “我发现你最近在家好像不太开心,是不是学校里有什么事让你觉得难办呀?” 这类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说出真实原因 —— 是学业压力、人际矛盾,还是对校园环境的恐惧?只有摸清 “心结”,后续行动才不会跑偏。 2. 降低 “返校门槛”,用 “小目标” 代替 “直接回归” 直接让孩子全天返校,容易让他产生畏难情绪。可以从 “小台阶” 开始:比如先陪孩子去学校门口转一圈,看看熟悉的环境;再尝试让他参加半天课程,或者只上自己喜欢的科目;甚至可以和老师沟通,先让孩子参与社团活动、运动会等非学习类校园活动,帮他重新适应校园氛围,减少压力。 3. 家校配合,给孩子 “安全感” 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避免老师用 “批评”“催促” 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和老师约定,先不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提要求,而是多关注他的出勤和情绪,比如课堂上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课后简单聊几句,让孩子感受到校园里的善意,而非 “必须完成的任务”。 4. 在家营造 “规律感”,避免孩子陷入 “舒适区” 休学期间,若孩子完全打乱作息(比如熬夜、白天昏睡),会更难适应学校的规律生活。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宽松的作息表,比如固定起床、吃饭、学习的时间,每天安排 1-2 小时的学习或兴趣活动(如阅读、练字、学编程),既不让孩子完全脱离 “学习状态”,也不会因压力过大产生抵触,慢慢帮他找回生活的节奏感。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关键是让他感受到 “你不是在逼他上学,而是在陪他一起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