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5年,我们怎么变成「同住的陌生人」?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惰性」:结婚5年,我们怎么变成「同住的陌生人」?】 上周有对结婚5年的夫妻来做咨询,丈夫说:“她现在回家就躺沙发刷手机,我问‘今天怎么样’,她就‘还行’;我加班晚归,她连句‘辛苦了’都没有——我们以前可是无话不说的。” 妻子红着眼反驳:“他也没好到哪儿去!我换发型问他‘好看吗’,他说‘还行’;我生病发烧,他就扔给我退烧药——他根本没在意过我!”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中的「情感惰性定律」:长期关系中,我们会因为“熟悉感”自动关闭“情感雷达”——不再主动分享情绪,不再认真回应对方,把“默契”当成“不用费力经营”的借口。就像这对夫妻,他们的“还行”“知道了”,本质是「我懒得说」「我懒得听」的惰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对方推得越来越远。 更让人心疼的是,这种“惰性”藏着未说出口的期待:妻子希望丈夫能问“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而不是敷衍的“还行”;丈夫希望妻子能说“我今天有点累”,而不是让他猜。上周,我教他们做「情感微行动」练习:每天选3个「5分钟能完成」的小事——比如丈夫给妻子泡杯她爱喝的玫瑰茶,妻子帮丈夫熨平皱巴巴的衬衫;睡前轮流说一件「今天让我开心的小事」(哪怕只是“楼下流浪猫蹭了我的腿”)。 上周五,丈夫发消息给我:“她今天给我熨衬衫时,哼着我俩谈恋爱时常听的歌。我突然想起,我们以前总说‘等老了要一起晒被子’,原来‘老’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起变老’的过程中,我们忘了‘如何相爱’。” 妻子补充:“他泡的玫瑰茶有点甜,我偷偷喝了三杯——原来‘被在意’的感觉,比恋爱时还甜。” 你和伴侣之间,有过“明明相爱,却懒得经营”的时刻吗?是“他不说我不问”的默契,还是“我以为你知道”的误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情感惰性故事」——或许一句“今天我有点想你”,就能让两个人的心,重新跳到同一节拍。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