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挫折成为转机——成长心态

“成长心态”由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核心是相信能力、智力等可通过努力和学习提升,与认为能力固定不变的“固定心态”相对。从心理学角度看,它能将挫折转化为转机,本质是通过重构认知、激活心理机制,改变人对挫折的反应模式,最终实现自我突破 。 首先,成长心态会重构个体对挫折的“认知归因”。根据归因理论,人会对行为结果(如挫折)找原因,固定心态者常将挫折归因为“能力不足”(如“我天生不擅长这个”),这会引发“习得性无助”——多次挫折后认为自身无法改变现状,进而回避挑战。而成长心态者会将挫折归因为“方法不当”“努力不够”等可控因素(如“这次没做好是因为没找对技巧”),这种归因让挫折从“否定自我的判决”变成“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改变提供心理基础。 其次,它能激活大脑的“神经可塑性”潜力。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会随经验改变,成长心态者面对挫折时,会更主动地反思、学习,这种“刻意努力”会促使大脑分泌神经递质,强化相关神经元连接。比如职场人遭遇项目失败,固定心态者可能陷入自我怀疑,大脑对“解决问题”的神经通路处于抑制状态;而成长心态者会主动复盘、请教他人,这个过程中大脑的“认知控制区”“奖赏回路”被激活,不仅能掌握新技能,还会让大脑对“挫折”的反应从“恐惧回避”转向“兴奋探索”,形成“挫折 - 学习 - 提升”的正向循环 。 最后,成长心态能缓解“挫折带来的威胁感”,激发“自我决定动机”。从自我决定理论看,人有自主、胜任、关联三种核心心理需求,固定心态者面对挫折时,会觉得自身“胜任感”被摧毁,进而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陷入“防御性心理”(如找借口、贬低任务价值)。而成长心态者会将挫折视为“提升胜任感的机会”,关注点从“证明自己”转向“提升自己”,这种内在动机让他们更愿意主动克服困难。比如学生考试失利,成长心态者不会因分数否定自己,而是主动分析错题、调整学习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掌控感(“我能通过努力改变”)和胜任感(“下次能做得更好”)得到满足,挫折反而成了强化内在动力的契机 。 综上,成长心态并非消除挫折,而是通过改变人对挫折的认知、激活神经与动机机制,让挫折从“阻碍”变成“跳板”。它让个体在挫折中积累经验、优化能力,最终实现心理与行为的双重成长,这正是“挫折成为转机”的心理学逻辑。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