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业前期: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内驱力。很多孩子还没开始写作业,家长就在旁边唠叨:赶紧写,别拖到睡觉写不完。上次错的题,你记住了吗?写不完,今天别看电视了。......心理学家说:孩子在心理戒备下写作业,会建立起痛苦的条件反射。这种做法,会给孩子一种暗示:我写作业,是为了完成你的任务。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的职责不是过度干预。不是强迫催促,也不是简单地将孩子送到课外辅导班。真正的负责,是通过科学的行为管理方法,引导孩子自觉学习,增强学习内驱力。自驱力从来不会无中生有,它只会在一个人感到自主性强的时候迸发。尤其是写作业前期,不要在心理上,让孩子产生畏惧和退缩。想让孩子,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家长要学会闭嘴,孩子自己对作业负责。 写作业中期:切割学习时间,增强专注力。你知道,为什么一道题,孩子可以墨迹半小时吗?有时候,真的不是他不会做,而是你陪得太久。这就类似于,你在工作时,领导在你旁边盯着。本来一小时完成的活儿,硬生生拖成了三小时。所以,等孩子真正开始写作业,家长除了要闭嘴,更切忌死盯。科学研究表明,合理休息,大脑才能提升效率,专注力才能上去,否则就是白耗时间。想让孩子提升效率,首先要合理利用时间。这里,可以让孩子试试“番茄闹钟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休息的时候,孩子可以喝喝水、吃吃水果,也可以和家长说说话。休息完之后,再进行下一轮的学习即可。切割学习时间,绝不是为了打断,而是让大脑得到缓冲。家长的引导作用在于,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适度陪孩子一起休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体验感,比学了多久更重要。 03写作业结束:给予正向反馈,减少负面体验。孩子终于写完作业,我们的任务还没结束。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孩子都写完作业了,心情还是不快乐?就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到良好的正向反馈。如果孩子完成太快,你可能觉得不认真,甚至给孩子“加作业”。如果孩子做太慢,你也可能会抱怨孩子笨,浪费这么多时间。这种负面反馈,会让孩子对写作业这件事,充满排斥和恐惧。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仅靠一句赞美,我就能很好得活一星期。积极的语言力量,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写作业结束,要着重给予孩子情绪价值。正向的反馈比如鼓励、夸奖,都可以减少孩子写作业过程中的负面体验。孩子负面体验减少,最终愉悦感,才更容易形成正向循环,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