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爱自己,不是灌输“自我中心”的理念,而是帮他们建立接纳自我、关怀自我的能力,这是他们应对未来风雨的核心底气。爱自己的种子,要播撒在日常的点滴陪伴与引导中。 用“接纳”帮孩子看见自己的价值。 孩子犯错时,别急着批评,先蹲下来告诉他们:“做错事不代表你不好,我们一起看看哪里可以改进。”当孩子因外貌、成绩自卑时,要具体肯定他们的独特之处:“你的笑容特别有感染力”“你认真钻研难题的样子真了不起”。让孩子明白,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无需因他人评价否定自我。 用“示范”让孩子学会自我关怀。 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孩子就会如何对待自己。累了就休息,不说“我不重要”;犯错了不苛责,说“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带孩子一起做“自我关怀小事”:运动后补充水分、睡前读喜欢的绘本、不开心时允许自己哭一会儿。这些行动会让孩子明白,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天经地义的事。 用“边界”教孩子守护自己。爱自己也包括学会说“不”。当其他小朋友强迫孩子分享心爱的玩具,或让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时,引导他们清晰表达:“我现在不想这样”。告诉孩子,尊重自己的意愿不是“小气”,而是懂得保护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要尊重他人,这才是完整的爱自己。 爱自己是孩子一生的功课,不是靠几句道理就能教会的。唯有家长用接纳给予底气,用示范做出引导,用耐心陪伴成长,孩子才能真正懂得:爱自己,是好好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