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家长

这是一个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大多数家长与孩子沟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今天我来讲一下正确的沟通方式,能让孩子认真听你的话。 常见的两种沟通模式 暴力沟通(结论式沟通) 特点: • 只给结论,不问原因 • 常见场景: o 上级对下级:"这个方案今天必须完成" o 父母对孩子:"不准吃冰淇淋!" 适用性: • 仅存在于必须服从的上下级关系 • 在亲子关系中会产生负面影响 弊端: • 孩子不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 长期使用会破坏亲子关系 • 抑制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金字塔沟通法(原因+结论) 核心要点: 1. 先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2. 再给出合理的结论或替代方案 经典案例: • 孩子要求:"我要吃冰淇淋!" • 沟通步骤: 1. 询问原因:"为什么想吃冰淇淋呢?" 2. 了解真实需求:"因为天气太热想降温" 3. 给出解释:"冰淇淋可能伤胃,我们喝冰果汁好吗?" 有效沟通的三个黄金步骤 第一步:理解对方(达到50%理解) 实施方法: • 运用人性化猜测 • 结合自身经历换位思考 实际应用: • 当孩子写作业拖延时 • 家长可以回想自己学生时代 • 推测:"孩子可能觉得作业很痛苦" 重要提醒: 个人经验存在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沟通验证猜测 第二步:语言沟通(增加30%理解) 沟通技巧: 1. 开放式提问:"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2. 挖掘真实需求(案例:孩子要的不是雪糕本身,而是降温) 3. 确认共同目标(双方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 对话示范: 家长:"能告诉妈妈为什么想吃雪糕吗?" 孩子:"因为天气好热啊!" 家长:"原来是想凉快一下。不过雪糕吃多了可能会肚子痛,我们喝冰镇果汁好不好?" 第三步:协商解决方案 核心原则: • 让孩子先提出解决方案 • 家长给予引导性建议 实操案例: 孩子提议:"我想写10分钟作业,玩1小时" 家长回应: 1. 指出问题:"这样可能会写到凌晨两点哦" 2. 说明担忧:"妈妈担心你睡不够" 3. 提出建议:"试试写30分钟休息10分钟怎么样?" 关键要点: 拒绝时必须说明原因 最终方案要让孩子参与制定 保持耐心,多次协商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