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手记】 别让“为你好”成为成年关系中越界的遮羞布——聊聊“越界行为合理化” 举个亲密关系里的经典例子: 朋友小夏的对象,每天雷打不动查她的聊天记录、要求共享实时定位,理由是“我太爱你了,怕你遇到坏人、怕你被骗”。乍听像“深情守护”,细品却满是窒息感:“爱”成了侵犯隐私的借口,“控制欲”被包装成“保护欲”。而小夏对象的心理逻辑是:“我爱她就要百分百占有,所以查手机不是越界,是‘爱她的证明’。” 通过这种“合理化”,他既能回避“我在控制对方”的负罪感,还能让小夏陷入“被怀疑是因为我不够坦诚”的自我否定。 职场、家庭里这类戏码也比比皆是: • 同事把工作甩给你,说“你能力强,帮我是给你机会锻炼”; • 家人强行安排你的人生,说“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桥多,听我的准没错”; 这些话术,都是在给“越界行为”贴“合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