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的全部

分享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故事——“看不见的大猩猩”(The Invisible Gorilla),它揭示了人类注意力的局限性。 1999年,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和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参与者观看一段短视频:视频中两组人(穿白衣服和黑衣服)在传递篮球,参与者需要数出白队球员的传球次数。 视频播放到一半时,一个穿着大猩猩服装的人突然走进场地,捶打胸口,停留了几秒后离开。视频结束后,研究者问参与者是否注意到异常。结果令人震惊:约一半人完全没看到“大猩猩”——因为他们全神贯注地在数传球次数。 心理学原理: 1.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当人们专注于某项任务时,可能会忽略视野中其他明显的信息。大脑的资源是有限的,注意力就像“聚光灯”,被照亮的内容被处理,而阴影中的内容可能被直接过滤。 2. 无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这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即使某些刺激非常醒目,如果它不在我们的注意范围内,我们就可能完全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现实意义: · 警惕“注意力陷阱”:生活中我们常因过度关注某个目标(比如手机消息)而忽略潜在危险(比如过马路时的车辆)。 · 反思“绝对客观”:即使亲眼所见,也可能遗漏重要信息,这意味着个人经验可能存在盲区。 · 应用场景:比如在设计交通标志、医疗诊断或安全教育时,需要考虑人类注意力的局限性。 思考: 你是否也曾因过于专注某件事,而忽略了身边显而易见的事物?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并不总是全部真相。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