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就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

《菜根谭》里面讲:“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爱生气、发火,伤害他人的同时,也是在伤害自己。不轻易动怒,是一种智慧,也是善待自己的开始。 活在事情中,而非活在情绪里,基于现实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新的生命境界。 情绪失控,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 一位朋友就有这样的感受。 最近一段时间,他感觉到疲惫不堪。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中的不顺利,都让他感觉很不满意,甚至看周围的人都有些不顺眼。 一次打车的时候,因为一些小事情,他和司机师傅争吵了起来。事后才有些懊悔,为了这种小事不值得,同时他也猛然惊醒:不知不觉中,他从情绪冷静,变得越来越焦躁易怒,这种变化自己竟然没有察觉到。 生气,变得戾气重,和长期不如意的经历有关,渐渐改变了他的性格。 其实,每一次遭受挫折,每一次遭受羞辱,即便事后过去了,它对我们的影响依然存在。这些负面情绪,会潜藏在心底,在某个时间,突然宣泄出来,制造更大的问题和灾难。 但是,一味的压抑情绪,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变得更严重。那些不爱生气的人,是因为足够理智,但不解决内心深处的压抑,也会伤害自己。 正确的解决方式,不是宣泄,不是压抑,而是找到自身的问题,用理解和接纳的方式,疗愈自己。 生气的背后,是内在脆弱的体现,自身能量出现了萎缩。 比如,经历过许多失败的人,会认为事情做不好,是自己不好,对自身产生严重的自我攻击。久而久之,内心就受到很深的伤害,无法再接受,哪怕微小的打击。 所以,那些由于小事发火的人,并非完全是心胸狭窄,而是环境的动荡、生活的艰难,导致了内在的虚弱和不安。 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是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放大了这一切,陷入了困局之中。 一切境遇,都是心的体现。改变的入口,就是从觉察内在开始,当觉知之光照亮时,那些负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甚至可以消散,恢复原本的信心。 道可顿悟,德须渐修。短时间内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但是对于承受压力很久的人,想要改变自身的状态,还是需要时间来疗愈。 面对环境的变化,不被境转,而是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负面情绪所破坏,就是当下需要的能力。 修炼心态,疗愈自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懂得接纳 接纳,有时候比改变还有用。 接纳,就是不做对抗,坦然的接受。即便是坏的事情,也可以去接纳,在这个过程中,磨炼自身的心志。 其实,生气和愤怒,都是在和某个事情或者某个人,做对立对抗,认为他们是来伤害和否定自己。可以尝试转换心态,允许和接纳,顺其自然地面对事情变化。 2.寻求看见 合理释放情绪,是找到合适的朋友,去看见自身的问题。 好的关系,其实是可以疗愈戾气的。但是比较稀缺,只有那些善良宽容的人,才可以对他们坦诚宣泄情绪,对方也会理解和接纳你。 看见,包含链接、信任与真诚。在这个过程中,负能量会被转化为正能量,自我得以疗愈,变得坚韧和强大。 3.自我觉察 阳明心学里讲:千思万虑,只是致良知。不论发生什么,永远不要忘记,有良知存在,如同一盏明灯,凭借良知便可以去除困惑。 良知主宰一切,所谓的烦恼和思虑,都是良知被蒙蔽了而已。原本的内心,本自清净,没有污染,本就是天然且纯粹的状态。 情绪失控的时候,只要觉察到大我永远在身边,在自己心中,就能瞬间恢复清醒的状态。勤加练习觉察能力,就能主宰自己的生命,不被小我所牵引,根本上改变自己。 生气是一种本能,不生气则是一种本事。能够驾驭住情绪,才能控制了人生,当变得冷静之时,生活才会没有内耗和犹豫,一切问题都有答案。 情绪管理,是职场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优秀的企业家,可以做到冷静沉着,不因个人喜好做判断。 在今天,处于一个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想要保持情绪稳定,则更加困难。但是只有内在稳定,才能保持心力充满能量。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